大家好,欢迎收看叶眼观潮,这一期我们来谈谈法国奢侈品成衣的近代史,主要是1960到1980年代这三十年发生的事情。坦率说,这一期是很难讲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来说一说,毕竟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我们脍炙人口的大牌也不会产生,也不会有九十年代的三大奢侈品集团LVMH、历峰和开云的整合以及形成现在的格局。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似曾相识,了解一下过去,有助于我们找到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会如何发展。
为什么说这一期难讲?因为这段历史的资料不多,其实也不是说不多,主要是这段历史里的设计师和品牌大多不为我们所知了。
所以粗看起来这段历史与我们当下关系不大,我们也确实要感叹,时尚是善变的,如何能永立潮头,是新一代设计师在品牌创立之初就需要建立格局和思考的。
在1960年代初之前的一百多年里,法国或者巴黎一直是世界时尚之颠,巅峰上就是Haute Couture高级定制。但是高级定制只能服务很少量的巨富阶层,于是高级时装屋为了扩大生意派生出三种模式,我称为三大门派,分别是全能派迪奥、纯洁派或叫自力更生派巴黎世家和纪梵希,以及现代派,完全走授权路线的雅克法斯和皮尔卡丹。这个我们在此前的叶眼观潮里有专门谈过,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简单来说,由于巴黎的历史积淀再加上时尚武林前两大门派的天才,迪奥和巴黎世家以及纪梵希,让巴黎高级定制继续占据了时尚制高点,并通过推出香水和品类授权,使得企业能获得足够收入。
问题是,这三大门派都没有解决工业化生产的问题,高级定制受到了成衣业的巨大冲击,就1966年到1967年一年间,巴黎高级时装公会名下的高级定制公司数量从39家变为17家。相比较美国从二战前就开始发展成衣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美国市场已经几乎完全成衣化,而且那里的市场当时是蓝海。迪奥在1948年首次到访纽约后就发现美国女性宁愿要三条新裙子也不要超漂亮的一条裙子,这一观察可以说延续至今也是完全正确的。
虽然知道成衣发展是必然趋势,巴黎高级定制业所派生的高级成衣业也从五十年代就进行了多次的尝试,但是基本以失败告终。
1950年到1953年,Lanvin家族的Jean Gaumont-Lanvin在离开朗万后设立了一个“设计师联盟”,五位当时顶级高定设计师每人设计7个款式,在巴黎春天百货举办发布会并接订单,由制造商加工生产后每个款式都会同时标注两个标牌,“设计师联盟”和高定设计师的标牌,比如Carven。接下来的一年,为了更好地发展外省的操作,选择在赌场、大酒店以及茶社沙龙里组织时装发布,而且是那种有收益的商业演出。活动获得了轰动,但是一个季度的订单只有5000件,订单的利润无法覆盖花销,最终坚持了三年。
曾担任巴黎高级时装公会主席的雅克汉姆,以及二三门派的雅克法斯和纪梵希也都在五十年代尝试成衣化,但是在那个时间段,法国还没有美国那种拥有制版和其他技术的时装专业人员。显然,在五十年代,欧洲无论从市场到专业技能都还无法成衣工业化。
1937年出生的迪迪埃·戈巴克接手企业后开始开拓美国市场,1961年他首次去纽约,发现法国的成衣业还未准备好,相比较美国的成衣业产品完成度比较高,生产模式标准化,衣服的“可穿性”也更高。经过三年准备,1964年第二次去美国时,带去了卡芬等设计师的系列,此外巴黎世家、纪梵希、古亥基的系列也与美国媒体见了面。美国最好的百货店都试签了合同,但是由于订单批量较小,10%的佣金与所花费用还没能持平。
1965年10月第三次去美国,伊丽莎白·雅顿公司(就是那个著名的化妆品品牌)的买手来看卡斯特罗的设计,雅顿公司在美国各主要城市有22个高级时装沙龙。当看完模特的一款服装的展示,买手的嘴唇就会吐出两个字:“24件”,戈巴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天下午,另外一家高档百货店的买手根据去年的销售情况,将这一季的预算都用在了这些裙子上。这些美国买手所下的订单量都是在欧洲不可能达到的数目。
至此,蒙戴斯在美国快速发展起来,蒙戴斯曾拥有10个高级时装品牌在全球的生产和销售代理权,包括Ungaro、YSL、Givenchy、三宅一生、Valentino、Chanel等。
随着订单的增加,生产端如何工业化成为问题,1968年,戈巴克引入投资,收购工厂,而舅舅为了政途,选择退出,出让了自己50%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舅舅是著名政治家,曾在1954-55年担任过法国总理。
由于工厂的现代化更新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必须再次引入外部投资,到1972年戈巴克在蒙戴斯的股份由50%降到了35%。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两个重点,一是当年美国市场是不可错过的市场,不做就做不大,甚至不做就活不了,类似现在的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二是成衣工业化需要巨大的投资,不投资不会有回报,而目前世界处在第三次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型期,时尚行业也需要积极引入新技术,这也需要巨大投入。
谢谢观看叶眼观潮,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继续。
通过邮件获取观潮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