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参加一个意大利高级珠宝品牌上海开店的活动,期间播放了一段介绍该品牌米兰总部的视频。地处米兰某个“神秘”的区域,是一个比较少有的工厂一体化总部,400名员工中有100名是金匠。看着工厂里金匠们正以精湛的手工艺打造着珠宝的工作情形,以及品牌所演示的一件珠宝成型所需要的手工流程,我不禁想问:如何保证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如何保证这些手工艺人不流失?尽管这个话题与当天的活动无关。
实际上关于拯救手工艺这点事显然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尤其对于时尚产业来说。一方面是传统手工艺纷纷失传的叹息声,现状是传统手工艺人连温饱都难以保障,又何来动力去继续传承那些玩意?另一方面,业界浮躁——穷疯了,要做大;个个只谈“快时尚”和“大规模复制”,哪有心情去伺候精工细作奢侈品一般的“慢时尚”?
别说传统手工艺了,连手工艺这点事也没人想做。去看看国内服装院校里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最不屑学的大概就是类似“打版”这样的课程。与国外的课程设置不同,国内号称服装设计专业,不懂版型,不注重工艺的比比皆是。更有设计专业经过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后,“服装设计”直接晋升为一门纯理论研究的学科。于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从业可能性顺理成章拓展为貌似光鲜亮丽的诸如时尚营销或时尚媒体等领域,算是完成了从“灰领“到”白领“的进化。这当然和整体环境有关系,整个社会都是急功近利的,没有人会深究时尚产业的核心价值,因为那太累。急剧上升的成本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企业无心无力去挖掘文化基因,保护传统工艺。而手工是需要时间去积淀,磨练的一门技艺。所以一方面是服装品牌为找一名熟练的打版师或工艺师而头痛不已,另一方面是一个个服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行将关门的状况。
扯了这么多,其实拯救手工艺这事还是真有人在做的,比如“上下”。我曾经在某次去“上下”,被他们一件件耗时巨大,工艺精深的产品震撼到——其完全是以做艺术品的态度来做产品。他们深入偏远的地区去挖掘传统的手工技艺以及匠人,有很多是行将消失的。如此秉持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梦想,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并将其引入当代生活与设计的,可谓少见。就像创意总监蒋琼耳所说,奢侈品并非价格高低问题,而是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作需要多少时间以及用什么材质和工艺。可是这样的“奢侈”对中国品牌又岂是轻易可及?如果“上下”没有爱马仕的支持,一切根本无法想象。因为这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对文化和工艺的无限理解与热爱。
另一可以借鉴的是近期意大利伦巴第重新开张的众多Bottega(小手工作坊)们。“Bottega”特指“通常会出现在公共街道旁的小店,专门出售自家工坊所制作出来的货物。”事实上意大利手工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也曾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人生存维艰。曾经一度,Bottega被用来定义任何一间出 售货品的店铺,即便他们与手工艺毫无瓜葛。但是现在,真正意义上的Bottega终于回归了,特指那些前有门后有手工作坊的店铺,专门出 售手工定制的服装和其他物品。
据报道说,伦巴第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当迅猛。仅仅在去年,裁缝店的总数就增加了大约10%,达到了1159间。因为日趋严重的就业危机,许多年轻人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从而促使他们通过自主创业来创造就业机会。同样的还有那些不满于现状的中年人,他们其中许多人放弃了现有的单调并且低收入的工作转而开始自主创业。这也是伦巴第Bottega繁荣发展的原因。当然,繁荣起来的不仅有裁缝,还涌现出了许多金匠、木匠以及摄影师们。
在当下这个工业大发展的时代,手工艺回归正有一种逆势生长的强烈需求。这样一间间的Bottega却是承载着梦想的地方。通过它们,独有的文化与传统重新回归,人们能够拥有真正有价值的物品。而传统手工艺也为奢侈品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不管怎样,大气候如何,环境如何,能够看到这样一些不轻易随波逐流,有着独立想法的品牌,或者个人。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他们愿意为此而冒险,至少我们应该充满期待。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