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即便是在全球市场不稳定的状态下,而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攀升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很好的诠释。毋庸置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时尚消费市场之一。随着北京国际服装周和上海时装周相继落下帷幕,中国时尚产业的影响力再次得到扩张。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近日,《精日传媒》编辑陈蓓对话观潮网编辑叶琪峥,一同探讨了中国时尚产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奢侈品消费及中国品牌的“国际化”等话题。
《精日传媒》: 您能否简单谈谈中国时尚产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叶琪峥:中国时尚产业才刚刚起步,这源于国外大牌和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对中国时尚产业起到了启蒙作用,从业者不再简单以产品为导向,而是思考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问题。另外一方面,新一代的消费者80后90后快速吸收各种时尚资讯,以及越来越多人出国旅行开拓视野,迫使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未来中国将是世界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的消费潜力会让中国时尚产业从业者获得巨大机会。不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层级市场之间差异巨大,因而会呈现各种类型品牌混战的局面。
江南布衣现在中国经营着400多家店
《精日传媒》: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我们看到了不少中国设计师的最新作品。在中国新兴的设计师中,有没有您看好的设计师?中国设计师目前在国际时尚界的地位如何?
叶琪峥:中国国际时装周这次获得了梅赛德斯-奔驰的赞助,然而其中作秀的设计师还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旗下的老面孔,因为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作秀耗资较大,因此新兴设计师在没有资助情况下很难踏上那个舞台。
我个人比较看好的设计师品牌有例外、JNBY、Decoster、Helen Lee等。目前中国设计师在国际时尚界还没有多少地位,尚处于融入阶段,只有真正把货卖到那里才能真正有地位。
《精日传媒》: 您认为中国设计师想要在国际上立足,还需要做哪些功课?
叶琪峥:首先是找到合适的商业伙伴,JNBY能在纽约销售与他在那边的合作伙伴有很大关系;其次是提升设计能力,用真正世界理解的方式诠释东方设计;再有就是找到足够耐心的资本支持。
《精日传媒》:上海时装周和北京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几乎同期举行,您能否对这两个时装周的运作模式做个比较?相比纽约、巴黎、米兰、伦敦等世界主要时尚之都的时装周,中国时装周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叶琪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运作机构不同,中国国际时装周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因此可以调动全国各地的服装品牌参与,通过作秀获得中国十佳设计师称号,反过来对品牌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上海时装周由上海市政府下辖的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举办,因此长期以来只能调动上海本地的品牌参与,不过在12春夏这一季上海时装周也由商务部确认提升为国家级活动了。
相比较国外的四大时装周,中国的时装周都还是本地活动,尚不能吸引世界各地时尚媒体的关注,同时时装周的贸易作用也不明显,观众中买手的比例太低,当然这也与中国目前商业模式有关,买手制店铺尚在发展中。
2011中国国际服装周开幕盛典
《精日传媒》:近年来,设计师、艺术家和时尚品牌或奢侈品牌的跨界合作已屡见不鲜,您的《设计师与饮料品牌跨界》一文也有提及。您如何看这种跨界合作对中国艺术界、时尚界及奢侈品市场的影响?
叶琪峥:跨界已经成为潮流,可以说是新设计师冒出头的一种重要方法。丹麦鞋子品牌ECCO每季的新品发布都会找一位本地设计师设计走秀时需要的服装,双方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出现在发布会,能够与国际品牌合作对设计师是很好的宣传。在未来这种情况应该会更多出现,因为中国设计师品牌尚没有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式情况下,跨界合作是获得收入和媒体曝光的好方法。
《精日传媒》:在您有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文章中,提到众多奢侈品牌在一线城市快速增长后,现都纷纷转战二、三线城市以寻找商机。相比一线城市,您认为这些品牌在入驻二、三线城市会遇到哪些挑战?应怎样去克服这些挑战?
叶琪峥:主要挑战是人才,没有足够的合格工作人员,而培训又需要时间。其次是当地的高端商业地方的开发状况,是否有合适奢侈品牌选址的地方,以及物业管理者是否专业。这方面在Gucci此前深圳店铺遭遇的问题就是一种体现,有些问题原本应该不是问题,就比如职业足球运动员不应该抽咽、喝酒、喝可乐等等,在中国就需要写在明文规定里。
《精日传媒》: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型中,中国本土的时尚、奢侈品牌怎样国际化?
叶琪峥:用国际的设计语言和操作方式,让自己去满足世界的需求,而不是等别人来看懂你。做物有所值的产品,而不是将时尚和奢侈留在口头或者文字上。此外,外部环境上政府应该真正起到支持作用,比如减税、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中国设计师祁刚在中国国际服装周上展示其2012春夏设计系列
《精日传媒》:中国当前的奢侈品消费者是更注重时尚元素(如个性化)还是奢侈元素(如价格、社会地位等)?您认为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今后会否有所转变?
叶琪峥:很显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关注奢侈元素,通过价格显示社会地位是必须的。这一消费理念一定会改变,不过需要比较长时间,因为中国的产业是梯度转移的,消费趋势也是梯度转移。现在炫耀消费的人群转向个性消费后,新富起来的人会成为炫耀消费的人群。
《精日传媒》:能否简单谈谈微博、博客、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和趋势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与网络时尚达人进行互动?
叶琪峥:微博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已经或计划开设自己的微博,而博客和社交网络则是微博的重要补充,因为微博的时间性太短暂。发现合适自己品牌且真心喜欢自己品牌的意见领袖、网络达人建立良好联系是关键,建立一种与品牌的朋友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商业关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