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我去过两次。前一次去是去看Louis Vuitton的时空展,顺便看了“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主题展,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和近代的崛起进行了学习。最近则是去看宝格丽,顺便看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看到许多革命时期的绘画作品。
国家博物馆是可以免费参观的。前一次我在烈日下排了1个小时对队,后一次由于下大雨、且去得早,等待了大概15分钟就进场了。
Louis Vuitton和宝格丽的展览都要10元门票钱,掏钱买票的人不少,应该都是专门为此而来的。看宝格丽时本想借个讲解机,结果竟然被告知借光了,于是只好直接进去参观。展览很大也很精致,观众也都很认真地排着队看展品。说实话,宝格丽将珠宝演绎到如此程度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等我大概用一小时看完展览到出口处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坐在长凳上,等待讲解机——显然大家都还比骄重视这展览,也想认真看。
从Louis Vuitton和宝格丽展览的现场效果看,观众都是很欢迎的。不过作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是否能引入商业品牌的展览——尽管展览的质量很高——这个话题在Louis Vuitton展览时就已经引起过广泛的讨论了,也颇多争议。这次宝格丽展览时则又被拿来讨论一遍。
对此我的看法是展就展吧,没必要提升到太高的高度。国博体量很大,目前空置的场馆还很多,闲着还不如做一些大众都喜欢的展览,否则一辈子大概也就去一次。好像上海博物馆,我已经大约十年没去过了,因为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新展览。
另外,对于排了长时间队进场看宝格丽展的观众,只要时间允许肯定会再去看看“复兴之路”,这不就变成自发的爱国主义教育了。说实话我还真挺喜欢看咱们革命年代的那些文物的,但是叫咱们专门去看,那肯定要有关部门出面组织了。
展览除了内容外,在哪里展真的非常讲究。特别是品牌回顾展,在一个没有足够历史积淀或等级的地方展出实在无法体现出品牌的不同来。比如同样在人民广场南京西路段,上海美术馆的展览总是很吸引人,而人民公园里的MOCA就很一般,或许是因为每次去MOCA都要穿过那满是为下一代找对象的父辈母辈们的相亲人群让人感觉很奇怪。
前几天,贝纳通集团的COLORS杂志在上海也办了个展览,地方就选在紧贴南京东路的上海虹庙艺术空间。这个由道观改造的场所很特别,与这次展览的主题——“来自民间的交通工具”——非常契合。不过这个场地我此前从没去过,找就找了半天,因为无法想象它与中华商业第一街竟然挨得如此之近,最后我是从另一个方向摸索过去的。
所以,在哪里搞展览是个大问题。在咱们这个艺术和文化还原未普及的国家,至少要允许展览在一个大家都方便的地方吧。至于好还是不好,合适还是不合适,就让观众来评判吧。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