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女王Anna Dello Russo 在《You need a fashion shower》中向时装迷们布道说,时装必须牺牲其舒适性。作为时装重要的扮靓利器高跟鞋,也是这样,美观性和舒适度颇难兼得。如果品牌销售试图游说你说穿上它一点都不疼,这种花招听听就好,可千万别当真。
就我个人而言,三十岁之前扮靓,追求的是款式新颖,跟上潮流。至于面料,做工,肆意地认为这完全可以由青春的面容及身材来弥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潮流,看看热闹足已。轮到自己选择时,风格和品质变成了重要的考量,并且绝不能牺牲舒适度。对于鞋子的选择更是如此。由于天生平足,所以对高跟鞋一直很抗拒。也曾因为要选择一双婚鞋,试遍了各大品牌,最后不得已购入了一双7cm的浅口细跟款式。由于极其不舒适,其结果便是只穿了一次,然后就长期搁置了。这次失败的购鞋经历,让我对高跟鞋的购买越发挑剔。由于左脚比右脚大半个码。如果购买品牌的成品鞋,总会有一只脚无法合适。所以我想一款根据脚型定制的高跟鞋兴许才能一劳永逸。
关于高跟鞋定制,其实也有很多门道。显而易见,鞋履定制的魅力,首先解决的便是穿髙跟鞋的舒适性。定制工艺解决问题的精髓,在于如何精准测量脚型,因为后期制作仅是一种高级缝制,一般并不存在真正的技术困难。
简单地说,目前世界上流行二种脚型测量办法,其一是借用专业尺码器或3D扫描来建立脚型档案,这种办法确实能弄清左右双脚的各自长度与宽度,却无法判断脚对鞋的反应敏感度,定制往往仍不如人意而沦为销售噱头。如果能在做脚型测量时提供完整的试鞋服务,直接在样鞋的黑色皮料的凹凸纹路上,观察脚的六大敏感部位上有否异常,从而建立脚型档案,这才算得上完美。那么市场上这样的品牌是如何操作的呢?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左右双脚不一样,有的是长度有半码之差,有的是脚背宽度不一样,所以每只脚都要试上五只鞋才能定岀脚型档案。如果从 33 码到 40 码之间,每隔半码就要制作 一双。按此计算,一个款式需要有 64 双样鞋。再算上鞋跟高度——10 厘米、7 厘米、5 厘米和 3 厘米,每个高度也都需要 64 双样鞋。因此对于定制品牌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提供这种服务的品牌十分有限。
以来自法国巴黎玛黑区的Kesslord品牌为例,它就可以提供各种款式的全码样鞋。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每家店几乎有一千双样鞋供试穿。Kesslord去年在静安嘉里中心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门店。据我观察与了解,这也是目前国内女鞋定制品牌里选择余地最多的一家。除了平日穿的高跟鞋,他们也推出了婚鞋定制服务。这简直是如我般惧怕高跟鞋新娘的福音。
当然,除了舒适性这个硬性指标,偏重感性的美观度方面。Kesslord提供多样色彩拼接和细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