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荷兰大概会联想到郁金香,风车,木鞋;传统上,它是.一个务实的国度,时尚不是荷兰的强项。也不比邻国比利时安特卫普市的前卫,虽然两者都是属荷兰文语系,而为何安特卫普的时尚在90年代获得空前成功,而荷兰时尚却.一直默默无闻?事实上,荷兰时尚设计受到安特卫普时尚的影响在很多方面,终于也在2000年后开始崭露头角走向国际。
不讳言有些荷兰的时尚设计常常是设计有余市场不足,.一年两次的阿姆斯特丹时尚周常可以见到勇于大胆创新的过度设计,让人联想到高中校庆所主办的时尚秀,不成熟的幽默作品,大胆且夸张到没有美感的设计,喜剧般的配件,彩虹般的色调;完全在考验你何时会想夺门而出的冲动。本以为这样的设计会被时尚媒体批判讪笑,荷兰时尚人士往往非常鼓励这类的设计作品,原因是荷兰时尚着重的是设计概念而非追求美感,相信是要经过.一翻的自我调适才能把眼球的审美能力调整成荷兰的标准。尤其是荷兰设计师的思想总是异于常人,非人所能,对他们来说概念是设计的灵魂,所以美感和市场往往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荷兰时尚的历史进程
传统上,无论比利时或者荷兰都无法获得左右时尚圈的地位。荷兰17世纪时就发展出自己的黄金时代的时尚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设计师取得执照,得以“合法“的仿制当时Coco Chanel和christian Dior的样式;到了60年代,设计师的角色像是个翻译者,让来自巴黎的流行变得更简洁,更符合荷兰人严肃的调性,以较便宜的价格销售。
荷兰.一直以来的仰赖于巴黎时尚,没有自已的设计风格,不过,到了1988年荷兰识上有了转变;在看到比利时政府的挽救纺织业政策之后,荷兰政府也效法比利时,大力支持时尚工业。
比利时挽救纺织业计划“the Textile Plan” 到安特卫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
1981年,『纺织计划』“the Textile Plan” 是比利时政府为了挽救日益衰落的纺织工业,投入资金挹注比利时的.一些中小型纺织厂,布料供货商或制造商;没有想到此政策却造就了安特卫普时尚业的蓬勃发展,间接成就了安特卫普的新锐设计师们。来自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荷文: (the Koninklijke Acadamie voor Schone Kunsten in Antwerp) 的六位年轻设计师们,纷纷开创他们的事业,以1980年毕业的Walter van Beirendonck 为首,带领学弟妹Dries van Noten德赖斯•范诺顿,Dirk van Saene, Dirk Bikkembergs,Ann Demeulemeester安•迪穆拉米斯特,和 Marina Yee , 攻占国际的时尚。
Walter van Beirendonck (The Antwerp Six)
他们几人到过日本几次,使他们的风格深受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山本跃司和高三贤.一的影响,启发他们创造出独特的“解构主义风格”。1986年透过与日本合作的”an economical mission”之后,增加他们对闯荡国际的信心,来年攻入伦敦时尚周;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没有历史包袱下,非常具独创性的解构主义风格的安特卫普派们,独领风骚地席卷了伦敦时尚周,因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非常拗口,又多达六位,所以媒体统称他们为“安特卫普六君子”( The Antwerp Six);这个辉煌的成功也带动了来自安特卫普解构主义派的后起之秀,最具代表为,“Martin Margiela, A.F. Vandevorst, Veronique Branquinho , Haider Ackermann ” 和现在统领Dior的当红炸子鸡“Raf Simons”.
90年代末,安特卫普成为最重要的时尚城市之.一,完全要归功Linda Loppa(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时尚设计总监)和Geert Brulot( 拥有著名的多品牌服饰概念店,长年成功营销安特卫普六君子)。这两位都为2002年成立的“安特卫普时尚博物馆MOMU”(ModeNatie(fashion nation building)重要推手, MOMU博物馆位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时尚设计大楼里,主要展示安特卫普设计师们的作品。以此博物馆为中心,围绕它的是安特卫普著名的设计师品牌:Dries van Noten, Ann Demeulemeester和Walter van Beirendonck 的旗舰店。今日,安特卫普依靠着它现代性的前卫时尚,不仅活络的这座城市,更影响整个欧洲,左右整个全球时尚的流行风向。
MOMU
荷兰时尚设计的转变
看到邻近的安特卫普如此成功下,1988年荷兰政府也仿效比利时政府投资时尚界;但是资助对象跳过了纺织工业,直接投资在设计师上,荷兰时尚设计师长皆期得到来自政府的艺术补助金(the Netherlands made fashion designers eligible for “art grants” 得以生存下去。
这.一小部份的分歧,把荷兰的时尚在80年代开始推向了有别于同文同种的比利时安特卫普,走向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荷兰政府视时尚设计为.一门艺术,开放让设计师领取艺术补助金,而比利时政府直接把资金投资在设计师外的供货商:纺织工业,和服饰工业,因此比利时的设计师仰赖纺织工业的支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上的获利,所以他们有很大程度地受市场的左右,品牌化和市场营销对他们也至关重要。然而,荷兰政府的做法,让荷兰时尚设计以“艺术”为导向,荷兰的服装设计是充满了实验性,得到的反映和意见都来自于艺术界(博物馆,展览馆的反应,因为很少有人有勇气买他们的服饰穿上街头),真正的市场销售反应是无法知道的。
而接受这项补助的设计师,包括了奢侈品牌Viktor & Rolf, Lucas Ossendrijver(现任LANVIN 男装设计总监,Saskia van Drimmenlen, Pascale Gatzen,Marcel Verheijen,Iris van Herpen,Alexander van Slobbe....不慎枚举。
Lucas Ossendrijver
orson_bodil(Alexander van Slobbe)
“安特卫普六君子”( Antwerp Six)的成功也带来了对荷兰时尚的启发,包括了解构主义的时尚风格和他们视自己为独立的设计师品牌,有别于为大品牌设计的著名设计师。在此冲击下,荷兰的时尚学生们也纷纷开始创造出属于荷兰的时尚。
1990年第.一代新锐荷兰设计师突击伦敦时尚周的大挫败
1990年开始,荷兰的.一群设计师们,不但开始仿效安特卫普六君子建立其品牌模式,希望吸引到国际性的声誉和顾客群,而且也.一同发表作品在伦敦时尚周。他们称他们自己为”GILL” group(an amalgamation of Gletcher,Lawina,and Illustrious Imps 和鞋子的品牌Lola Pagola).
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或者引起时尚周媒体的注意;浩浩荡荡的长征伦敦,却.一无所获而返,这无疑是荷兰时尚设计的.一大挫败,也造成荷兰政府对时尚产业政策自我检讨的做了重大的转向-自1991年之后,所有对时尚设计的补助金全数取消,政府ˊ逐渐意识到时尚工业应该要自己站稳脚步,自给自足,就算有些补助也不会是长期资助。现在,荷兰有天份的设计师们不.一定会拿到补助金,但他们还是可以仰赖BKVB“视觉艺术,设计和建筑基金会”新成立的“art grant” 得到些许补助。
第二代的突围巴黎
有2010年有到过中国办过特展的亚历山大.凡.斯洛博Alexander van Slobbe 为首和 Nanet van der Kleijn 两人在1988年成立的Orson & Bodil和Le Cri Neerlandais为第二代的代表性的品牌。
无论是Orson+Bodil 或是 Le Cri Neerlandais都是因为BKVB政府资助下的成果;另.一方面,van Slobbe 和 Le Cri Neerlandais.一起在都毕业于荷兰最著名的时尚艺术学院阿尔特兹艺术大学“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 此学院为孕育荷兰时尚设计师的摇篮,1994年发表第.一次的时装秀在巴黎时装周,获得不错的回响;“新荷兰六君子”“New dutch Six”.一时之间也享誉巴黎,被视为承袭”安特卫普六君子“的余韵的后起之秀。如果说安特卫普六君子是解构主义的代表,”新荷兰六君子““New dutch Six”则被赋予“荷兰现代主义者““Dutch modernists” 的封号。
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
Alexander van Slobbe成功的为荷兰时尚在巴黎时装周开了第.一枪;接着Klavers van Engelen 和接踵而至的成立带有荷兰现代主义风格的国际品牌,他们的设计传承了荷兰的现代化精神(Modernistic )把荷兰人擅长的平面设计,建筑元素带入作品之中,呈现出的作品具有荷兰特有简朴,剪裁,轮廓清晰,现代主义的服饰风格。“The Netherlands likes to think of itself as a modernist culture in which dry,minimalist and conceptual design is a focal point of modern idealism” (Huygen 2007) 。
第二代的设计师终于为荷兰的时尚风格开拓出.一条路,获得了国际的注意,奠定了荷兰的服装设计带有现代主义的精神,强调概念,并带入建筑设计的结构性元素,表达出荷兰简约,低调,精湛的工艺技术。比起第.一代的设计师,新.一代的时尚设计师兼具艺术家和设计师双重身份,较为弹性地接受商业性的设计,愿意尝试为市场需求而设计。
另.一方面,日本设计大师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也同样震撼于荷兰时尚界,他们为服饰务无论在形式或意义上注入了概念性,荷兰设计受此影响下,开始非常注重设计概念的传达,有趣的是,日本人看到.一些新的设计师的作品后,也反过来投资荷兰时尚品牌,如:Viktor & Rolf 和 Alexander van Slobbe,使得荷兰的时尚品牌得以延续下去。例如:Alexander van Slobber接受了van Veldhoven 的投资开创了男装系列,日后非常受日本市场的欢迎。
第三代的扬名国际Viktor & Rolf 维果&罗夫
Viktor & Rolf 荷兰第.一家国际性高级时尚品牌,是由设计师Viktor Horsting 及Rolf Snoeren,同样于.一九六九年出生,因就读阿尔特兹艺术大学(Arnhem Academy of Art )时装设计系而认识,在学校时期就.一起合作他们的毕业作品,1993年两人终于组成名为Viktor & Rolf 的品牌,以创作了华丽的超现实主义而又适合穿戴的服装而名声远播,迅速几年渐便成为了荷兰时尚的典范和骄傲。Viktor & Rolf 的早期阶段,虽然也是接受了BKVB的资助,专心于较艺术性的服饰创作,直到2000年Viktor & Rolf 幸运地得到来自日本的投资,推出的每个系列都成为时装界的焦点之后,便开始.一步步地把品牌转型为奢侈国际化品牌,无论是设计或在营销的手法上,逐渐展开挑战美学极限又有具国际化的高级时尚品牌。自1990年后,荷兰的设计师总是以文化的传承为概念,包含了两个元素-地区性的服饰和十七世纪所流行的布尔乔雅 ( Bourgeois)时尚-运用当地的手工和制造方式做主题。如Viktor & Rolf F/W 2007/8“时尚秀“(Fashion Show),Viktor & Rolf 运用自Staphorst村庄的.一个手法,传统上的素材红珊瑚,和Zeeland的纽扣和大量的传统上皱折的技巧。荷兰时尚走到了 Viktor & Rolf 的阶段可谓是扬眉吐气,苦尽甘来时。
Summer Yeh,台北人,越过乌拉山现存在欧洲名叫尼德兰(荷兰)的古老土地上,
曾学习过政治这门学问,毕业于文化大学美国政治研究硕士学位;但终究发现能懂吃穿才是人生大事。 非常喜欢研究时尚,又或者-能拥有。
现就读于荷兰时尚艺术学院阿尔特兹艺术大学“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硕士班,主修时尚品牌设计和时尚策略。
如果可以,我想穿安特卫普设计师的作品一辈子,或者大大搜刮COMME des GARÇONS的作品,和Anna Wintour比邻而座,一同看尽时尚的风骚精彩。
希望能做你的时尚眼,只因为爱时尚,我们都一面倒的好。
Summer Yeh
时尚记者 Journ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