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境保护记者Lucy Siegle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女性每年购买的衣服总重量达自身体重的一半。她的新书“To Die For: Is Fashion Wearing Out the World”中记录平均每个女性每年购买达62磅重的服装,衣柜里有20件从未穿过的衣服,相比1980年,每个女性拥有的服装量增加了3倍。
上个月,Daily Mail上登了Lucy Siegle为这本即将出版的书所写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她书中出现的数据都是基于牛津大学在服装出口和销售等方面所做的调查研究。据Lucy Siegle的记载,女性平均的体重为124磅,这比起我们普遍认为的体重似乎有些偏轻,因而这个事实更是证明能够了女性购买的服装量不容小觑。
我们再来看看其它的数据:平均每个女性一生在时尚方面的花销为133,640英镑;2007年的调查表明,每秒钟有三条牛仔裤被卖出;2001-2005年间,女装的销售增长21%,每件服装的价格下降14%。
仔细一想,我们都可以发现现在的服装价格的确有明显的下降,高街品牌和某些高档商店都摆出越来越多的服装和配饰,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在购买服装上的习惯改变,我们确实可以承认Lucy Siegle的数据很有说服力。
然而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Lucy Siegle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明星对我们的消费习惯造成的影响。还在不久前,我们只是对明星在红毯上或是电影首映礼上的穿着感兴趣,然而现在我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他们的日常穿着。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有能力购买明星们所穿的服装,高街品牌等也在不断地推出相对廉价的复制品,再加上网站,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的对比照片,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觉得明星的穿着是完全可以轻松模仿的。
像Asos.com这样的服装网站盛行也是一个因素,只需点一下鼠标,我们就可轻松地在网站上购买到自己心仪的服装,这和以往的几次进出服装店考虑是否应该买下某件衣服的购物行为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我们的购物习惯也和上一代有着完全的不同,对我们来说,买衣服就跟买其它商品一样,没有什么特别。
或者我们应该责怪时尚的越来越民主化走势。想想看现在我们从看到时装秀上的照片到在高街品牌店里找到那件服装的复制品完全花不了多久的时间。而在90年代中期以前,所有参加时装秀拍摄的摄影记者都必须签订特定的保密协议,防止这些照片流出造成设计被剽窃。我们还记得曾几何时,诸如christian Dior和Coco Chanel等品牌都需要买手们付高价和再三的说服才肯进入美国的百货商场,而现在每场高级品牌的时装秀都在强烈鼓励看秀者们发博客,微博等为它们进行宣传。
也许我们很多人买不起时装秀上的标志性服装,但设计师包包,眼镜,鞋子等配饰等都是很多人能支付的。而高街品牌的盛行也使高端品牌们开始把重心转移到这些配饰的设计上,很多高端品牌开始推出旅行系列,经典系列等抢占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这些大品牌开始采用越来越复杂的设计以防止高街品牌的抄袭,没有一个花高价购买这些服装的顾客愿意看到每个人都穿着这件衣服的廉价复制品。
我们还记得不久之前杂志的时尚版块上出现的都是那些贵得吓人的设计师品牌,然而现在无论多高端的时尚杂志都推出诸如“Cheap and Chic”这样的版块,向读者展示如何把高街品牌穿得时尚,如何花小钱学到设计师品牌的搭配等。
服装的价格比起以前的确有了很大的下降,而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问:“这些衣服怎么会这么便宜?”而事实是无论多低的价格,总是有人愿意去生产和制作。我们不能保证奢侈品牌就不会剥削廉价的劳动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们比起高街品牌的确拥有相对较好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稍高的质量。
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种现状呢?
Lucy Siegle给我们的建议是少买,小心买。或者我们在购买任何一件服装前都应该想想这件衣服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它能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什么价值?或者选择欣赏吧!那些美妙的设计师服装能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享受也是不容忽视的,欣赏的同时我们又没有给地球造成任何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