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我这些服装的女性,应该是聪明有智能的先锋者,而不只是派对动物。”
--Martine Sitbon
说得出这句话,衣服背后的灵魂也须有一定的经历,才掷地有声。Martine Sitbon 由1984年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时装品牌,又曾担任过Chloé 和 Byblos 的创意总监,04 年却错手把自家品牌卖给日本财团,结果让自己在时尚界沉睡了三年。直至07年在香港人Jimmy Chan 的财力支持下,Martine Sitbon 再重整旗鼓,推出品牌Rue du Mail ,Karl Lagerfeld 称誉她为现今法国唯一仍在世的女性时装设计师。百刼历炼,Sitbon 怎样看时尚界的波谲云诡?她的Rue du Mail以及每一季系列又是如何诞生和打造?
三年前Martine Sitbon 由昔日位于巴黎第三区Rue de Braque的工作室搬往二区的No. 5, Rue du Mail ,标志着一个新开始,品牌的名称也顺理成章地名为Rue du Mail。而占地七千平方呎的新总部大楼,包括了Sitbon的设计室、裁缝室和样品房,每季她的Rue du Mail 时装秀也在这儿举行,时装秀结束后,世界各地的买手便在这里落单订货。
走进Sitbon 这个Rue du Mail新天地,穿过庭院深深,眼前是一座三层高的白色楼房,进门处的长廊悬垂着disco常见的银片圆球,舞动着流光溢彩,倾泻映照于一室。不禁令人想起Sitbon 的设计一向带着一份浓厚的摇滚音乐美学,与温柔浪漫女性化融合,成就了她早期的签名式风格 ----- 新浪漫主义。她也热衷于六、七十年代风,许久许久以前在90年代初期,Sitbon是最早掀起六、七十年代风回归的鼻祖之一,可惜当时并未成为时尚大气候,直至90年代中期Tom Ford和Miuccia Prada的出现,六、七十年代懐旧风才成为历久不衰的主题,2011春夏70年代风又再成为主流。
情迷六、七十年代
乍看到Sitbon,我觉得她是很70年代女子的打扮,梳着一头直肩长发,戴着塑料框茶色大眼镜,那是她数十年来一向的标志,不禁令人幻想她年轻时是否典型的Hippies?
她笑,**着半咸淡的英语说: “我年轻的时候,最疯狂的事都只是经常爱去伦敦、流连夜店和看演唱会,但绝不是Hippies ,他们与社会运动息息相关,我则讨厌政治,只爱享受生活,到今天我依然爱go clubbing。当时影响我最深的是英国潮牌Biba,Barbara Hulanicki ( Biba 的创办人 ) 的设计风格很懐旧;音乐方面是Velvet Underground;艺术方面则是Andy Warhol。我亦爱逛跳蚤市场,受到20至40年代的古董服饰影响,特别是40年代的,以前我总爱将一些古旧军装改做翻新,与其他设计元素融合。Twiggy、Edie Sedgwick和David Bowie常是我的灵感缪斯,当然今天还有Tilda Swinton、Cate Blanchett和Scarlett Johansson。”
Sitbon娓娓道来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美好时光,可惜今天的时尚界与往昔不一样,我们不须要时装革命。
“是的,但有好亦有坏。以前时装是时装,设计师是设计师,整个氛围很疯狂很刺激,总想带领时装向前迈进。现在则较沉闷,也许周遭多了别的事儿,人们对时装像欠了一份热情;设计师亦变得商业化,不肯大胆创新。对我而言,永不能失去创意才是最重要的。不过,现今时尚界多了不同价位的服饰,针对不同市场的需要,亦各自可以找到精釆的东西,则是一件好事。只是对于年轻设计师而言,很难像我出道那个年代般这么容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今他们往往只能去大品牌大企业,当个设计师打工赚钱,彼此的设计理念和目标或许有差异,也得接受。”
多年来Sitbon 一直坚持走她的路,她的设计总带着一份棱角,摇滚与浪漫的交融,并不时渗入一种小男孩的中性化味道,打造纤细、平胸、孤傲而倔强反逆的女性形象。她其中一个标志性设计便是以男性化套装搭配阴柔的雪纺纱女衬衫。而Sitbon对剪裁、布料、色彩和细节的追求,经常带着一份奇思妙想,亦令她显得与众不同,像过往她曾以透明薄纱重新演绎传统的男式衬衫、Rue du Mail的2011春夏新作则以绸缎雕刻裙子上的立体绉褶花卉,亦以破烂轻纱勾织出丝绸裙子上的不规则图案,并赋以艳丽的霓虹色彩。而丝绸、雪纺、蕾丝、丝绒以及皮革均一直是她设计中的支柱。Sitbon 不讳言她相信女性有双面性格,既温柔亦坚毅,成为了她的设计哲学。而她每个系列的创作起点都是从布料和色彩开始,启发她无穷无尽的灵感,她亦经常在自己的工作室内进行颜色调配的实验。对于新作2011春夏系列,她便称为 “ Electric Romantic”,意念源自城市之光,带着一点点抽像,体现于衣服的亮丽色彩和轻纱掩映的光速图案之上,并由光速幻化为一袭袭云裳的立体花卉图案,配合轻盈的质料和简洁的线条。
“这个系列的风格是Rue du Mail 创办以来最Martine Sitbon的。”她说。
孤身走我路
Rue du Mail 2011 S/S
我倒好奇她能否再以自己的名号作为品牌名称,毕竟打造新品牌不容易,认识Martine Sitbon名字的人较多。
“是的,或许将来吧 ……。”她点点头,欲语还休。“这个系列的设计与之前Rue du Mail的不一样,也是因为许多买手较钟情我过往一贯的Sitbon风格,于是我决定回归自己的根源。”
这个问题大概也不好说吧。正如Jil Sander 错手将自己的品牌售予Prada集团后,宝号没有了,有好几年她连设计也不能替别人做,幸运的是Martine Sitbon还可以另起炉灶。“Rue du Mail 是我的新一页,当时我只想舍弃昔日的创作风格,做一些比较典雅、线条和结构感强的衣服,结果还是欲罢不能。我希望将来一样能将Rue du Mail打造成为一个著名品牌。鞋履系列是我最希望发展的,因为它是着装中的final touch,我也最爱鞋子。”
在先后两次短短的会谈中,我可以感到Sitbon是一个随心而发、率性而为的设计师,没有太多的商业计算和规划。倒是像我这种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游走的人,总觉得她该先推出包包系列,才是cash cow。然后是鞋履、配饰、牛仔裤系列 ……大小通吃,一网打尽。这便是现今时尚界的游戏规则,衣服只是一种形像上的手段以推动其他**产品更大的发展和销售,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名牌梦给人吧了!设计师亦不再是设计师,而是marketer。可是,Sitbon却只管笑,坚持说:「我最爱的是时装设计,其次是鞋子,而不是包包啊!」都说80年代的时装设计师与今天的不一样,法国人又特别天性浪漫。 “ 我选择了这个行业,创作才是我的最大兴趣,也在我的血液里。”
令Sitbon 由80年代走到今天,经历事业上的高低起伏,亦正是这份对时装的热诚。她说当初走进时尚界也是因为自小喜爱绘画,后来姊姊建议她读时装设计,于是考进了Studio Berçot,发觉通过时装设计一样可以表达自我,亦可以与她喜爱的音乐融合。当然,少年时的梦想与成长后的现实总有落差。幸亏在Sitbon身旁有一位与她25年来风雨同路的丈夫Marc Ascoli,活像守护的天使,在经营他的广告公司之余,也为Sitbon由昔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以至今天的Rue du Mail担任美术总监,负责品牌及Sitbon的形像、时装秀、总部的室内设计等等。在这次我与Sitbon的访谈期间,Ascoli便不断提出宝贵的拍摄意见,想想他也是爱妻情切。所以,常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支持他的女人,换个角度,女人亦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