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150年历史的LaneCrawford每一次冲出香港的死相都十分难看,不单是在大陆,在新加坡也是,是EMBA的最佳反教材:
首家冲出香港的新加坡LaneCrawford, 生于1995, 1996之间,卒于两年后;
2007年4月,哈尔滨LaneCrawford由美美百货接管 (即是吴光正的私人公司) ;
2007年3月,进驻杭州三年的连卡佛执笠;
2006年12月,入主上海六年的连卡佛退出。
连卡佛在海外及内地接二连三的遭受了梦魇般的溃败,分店全线败退。 在一个竞争的年代,作为一间风光无限的百年老牌高档百货,在其黯然撤退的背后,肯定有着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原因遭遇"滑铁卢"呢? 让我们开个死因庭研究一下:
认知度不足 曲高和寡
连卡佛对于香港人,尤其是中产,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作为中产乃至更高阶层,就该去连卡佛购物。不仅是购物,更是消费者对自我阶层的认同。但是,连卡佛开到大陆,无法把香港消费者对其的认同带来。相比之下中信泰富、恒隆66、外滩三号等在进入上海后,虽然没有历史,但依靠大规模的宣传,快速成为上海奢侈品方面的重要地标,而在这一点上,连卡佛同样做得有所欠缺。
地理位置缺陷 欠缺人气
以上海连卡佛为例,位于淮海路的东段,附近没地铁,周围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停车不方便,缺少高档办公楼,人流量稀少,显得较为冷清。与之相隔不远的太平洋却有不同的景象,那里人流量不断,地铁直达,而附近有新天地、企业天地和香港新世界等甲级写字楼又为其聚集了更多的人气,这些都是连卡佛所欠缺的。
经营模式 不伦不类
和连卡佛同在时代广场的ZARA专卖店和之前的ESRPIT专卖店一直是人头涌涌,因此需要从经营模式上进一步深究。连卡佛一直以Buyer的形式引进一些较新的服装品牌,派商场买手到世界各地采购流行商品,在商场出售。商场内以商品类别集合商品,而不是以品牌为单位进行销售。
这些Designer Label并不为国内消费者所熟悉。九仓太子女吴宗恩认识的品牌,上海一个小白领不会知晓,国内的消费模式还停留在看品牌买东西上,内地消费者愿不愿意购买一件与Gucci差不多价格但却拥有陌生英文名字的商品?中国的高端消费者总体来看,对奢侈品尚处于拥有、炫耀阶段,等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奢侈品后,才会进入了解品牌及其蕴含的文化、生活方式的阶段。对于一个陌生品牌,消费者从了解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市场的培育期将会比较长。
品牌结构 不合国情
连卡佛在真正的品牌结构上也没有很好把握,造成了高端人群不满足,中低端人群不敢涉足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一些中低价位品牌难以吸引到足够适合自身的消费群体。 LV、FERRAGAMO、GUCCI、PRADA等国际一线品牌,本来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被归为带着浮华气息的奢侈品,但是在中国目前来说,内地的高端消费群体太弱,消费者购买力不强,高端商店进入中国在时间上走得太快了。是超前消费终结了连卡佛的命运。 对于一个陌生品牌,消费者从了解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市场的培育期将会比较长。事实上有不少品牌,例如法国的Agnes B,来自意大利的Patrizia Pepe,自开业至今已经有不少Die Hard Fans。
人的因素
吴光正太子女吴宗恩在香港以连卡佛的改革者而闻名。她引进的品牌,品味是城中 Talk of the town, 以前,这家拥有157年历史的百货店显得笨重迟缓、且消费者年级偏大,现年30多岁的吴宗恩将其打造成香港的时尚尖端的Department Store,店内有会员咖啡吧、CD Lounge、订制服装、形象设计、化妆服务等精致的服务内容,可谓吸收了欧美式百货的精髓。 最近2007一季Fall Winter宣传品更聘用伦敦顶级Creative Workshop, Chandelier (http://www.chandeliercreative.com/) 设计画册和拍摄,创意,Graphic Treatment及Styling美轮美奂,但是,糖衣背后往往是毒药,吴光正私人拥有连卡佛、Walton Brown、美美百货、Joyce(647),同时身兼本地两家历史悠久的地产公司,九龙仓与会德丰的主席。为何每一次LaneCrawford冲出去都死得十分难看,是人的问题? 战略上的问题? 还是市场的问题? 抑或三者加起来的问题?
老占的博客
连卡佛的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