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D关注生活方式。
时尚和生活,是内容和形式。生活方式承载着时尚概念使你拥有城市上空的一块自留地,你有你的活法。以下美文《周末不插电》来自于FTD的contributer之一Ryan,感谢来源于"龙旗下"的时尚生活概念。
提出"地球村"概念的麦克卢汉,曾把媒介总结为"人的延伸"——媒介充当了人的大脑、耳朵、眼睛、鼻子和四肢,从而使人能够感知周围的世界。同时在他的理论中,媒介代表了技术的革新,如今,他的预言已成为现实。
我们发现,IT在渐渐统治这个世界,我们已不知不觉被电子产品主宰。已经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移动电话、电视、电脑、网络、MP3、GPS、3G或者WIFI,反朴归真的我们是不是会丧失视觉、听觉、触觉甚至爱情,我们依赖于有线或无线的科技产品,或多或少地患上了现代科技强迫症,如果突然砍掉我们的手脚,断绝我们的视听感知,我们是残废,还是找回自我?
>>>不插电之危言
我们可以永远不下床?
你要做更多的工作,消费更多的娱乐和信息,只是因为你能够,而不是因为你需要。
或自愿或被迫,现代人多少都做了"数码败家子"。花花绿绿的电子消费品,从笔记本、数码相机,到PDA、iPod、MP4、PSP、NDS、XBOX,个个都戴着"不可或缺"的帽子,堂而皇之地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恨不得霸占住我们全身上下每一处有知觉的细胞。以前只是高喊要占领客厅,但随着设计越来越袖珍化,它们愈发招摇地进驻卧室,留恋床笫,有人搂着黑莓手机睡觉,有人抱着笔记本电脑上床。不久前的《纽约时报》上有一个笔记本电脑三角恋的故事。一个叫史密斯的网络杂志编辑,37岁,喜欢在床上工作,有时候凌晨两点还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床上写博客。"坐在床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半梦半醒地喝着咖啡,写着博客,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愉悦感。 "这样的嗜好令他妻子十分反感,影响了10年的夫妻感情。英国一本时尚电子杂志《T3》最近隆重推介了一款奢侈的高科技床,内置了液晶电视、网络端口、音响系统、饮料壁橱,以及按摩器,"我们也许永远不会下床了",但这样完美的床,想来却有点毛骨悚然,最好还是别爬上去。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科技吗?你真的需要随时随地带着手机,唯恐人们不能找到吗?为什么手机就不能只是手机,而非要在手机上听音乐、拍照片、看电影呢?我们真的需要事事求助于Google、WIKI吗?逃离鼠标和键盘真的那么困难吗?
历史证明,文化的反思总是跟不上技术的革新。上世纪50年代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如核武器、电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有人开始反思它们种下的恶果。同样,上世纪90年代流行开来的计算机、互联网、手机,也要到十年后,人们才开始看到这些技术带来的文化和社会突变,安全隐患、隐私、色情泛滥等问题接踵而来。人人都听过"无纸化"的承诺,但事实上这些年来计算机耗费掉的纸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虽说计算机数百倍地提高工作效率,但你随时都可能遭遇BUG、系统崩溃和电脑病毒。在未来,虚拟现实技术也许可以模拟人类的一切感知与情感,按照路透社的说法,一位新加坡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虚拟拥抱"的技术,还有什么比在网上得到一个虚拟的拥抱更可悲?一直以来美国的那些顶级大学实验室不遗余力地研究怎么将电子芯片注入人体的神经中枢,终极目标就是让人可以利用芯片与数字设备交流,成为能直接连接到机器上的生物。这不是《黑客帝国》式的幻想,而是行之有效的商业项目,美国军方已经研发出半人半机器的士兵。还有生物学者与未来学者混合在一起的危言耸听,按照他们的"科学"论证,一旦人们习惯了在手机那么个巴掌大小的地方写信读E-mail,总有一天会进化成巨眼怪物,并因手指运动过于剧烈而导致前臂畸形发达。
"拜技术教"一旦走火入魔,会让人心生恐惧,所以有人干脆退回到旧的生活方式里去,原来那么多旧技术都是可留恋的。胶片、留声机、机械表,它们的质感、坚固和手工感都是数字替代品所不具备的。留声机里播出来的音乐比iPod耳机中的音乐要温暖,再高级的数码相机也难以捕捉到女孩子眼中一闪而过的流光,秒针轻轻划过旧钟表的表面,仿佛能比手机屏幕上的数字更好的捕捉时间的本质。其实,无论对技术的追逐或厌弃,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无奈。
现在开始,拔掉所有插头!
一次周末阅读启发了我们的觉悟——英文版《TIME》杂志进行了一次不插电周末的专题探讨。不插电,一个本来发源于电子音乐领域的词汇,现在被借用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某个周末离开所有电子产品,是否还能按部就班地从容生活?
离开电视的运动早在30年前的美国就盛行过,但最终没有阻挡科技全方位渗透进我们生活的脚步。现在,世界各地都开始有人组织"周末不插电"运动:找一个周末,拔掉生活中所有插头,切断一切电源,不玩电脑、不看电视、不吹空调、不煲电话粥……所以我想打开朋友圈子的生活做一次实际旅行,召集曼彻斯特、纽约、广州、上海四地四位典型的电子产品依赖者,完成一次实实在在的"周末不插电"试验,然后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和感受。这不是一次文字游戏,而是一次现实主义的朴素行动,是真真切切的亲身体会。
国内有一对看《迷失》、《越狱》等热播美剧看得晕头转向的白领夫妇,也已在自己博客上发起"周末不插电"的号召,当即就有40多人响应。就像每个人都钟爱高速跑车一样,总是喜好不断增加刺激和物质满足欲,似乎只有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才意味处在时代的最前沿,是这样吗?
>>>不插电,我们去哪里?
试验地点/广州
试验对象/ 郁郁周(生于1981,在广州从事IT业)
试验对象所拥有数码产品清单: IBM 笔记本电脑、SONY HD5 MP3、MOTO手机、NIKON数码相机、PANASONIC吹风机
一次中世纪的午后
高科技令所有男人都成为超人,所有女人都成为超女。那被高科技的便利和神奇埋葬了的古典,它必须应该偶尔浮现一下……
我是人工智能。我长着千里眼,顺风耳,整天钻天入地,还长着至少四只手。
你可别以为这是吹水(广东话,吹牛的意思),其实你和我一样,都是人工智能——高科技令所有男人都成为超人,所有女人都成为超女。
不过这个周末不插电,我此刻是原始人。谢天谢地,卸掉"假眼"、"假耳朵"、"假肢"后,我还活着,仅用这具肉身依然可以行走和思考。
不煲电话粥,不上网挂着,我决定呆在家里阅读。想想看,我就是那中世纪捧书阅读的少女,跟西方油画里一模一样,读着情诗,用食指翻过一页又一页,春心萌动。这可真古典。可是,可是——广州还热着呢,不是北方的"秋高气爽读书时",习惯了22度空调的我怎么能汗流浃背地扮古典少女呢?
还是外出吧。我要去看望一个住在郊外的朋友。那是岭南的乡村,小洲村,跟北方不同。顶着烈日,背着钱包,我出门了。沿途经过各种小卖部。这里的售卖终端实在太发达了,7-11,C-STORE,还有众多的"士多"店,他们提供的食物和饮料使我能够没有趴下,终于,至少步行了5个小时,抵达朋友的门口。门是关着的,她(他)外出了。
可是这真浪漫。不是吗?
我并不沮丧,就那样心甘情愿地等下去,坐在树荫里,怡然地关注她(他)家附近所有的日常生活场景,过往的当地土著都长着典型的岭南人五官。也可能看到小昆虫打架,南方的昆虫跟北方又有不同,比如他们的蟑螂体形格外庞大。
我就那么并不焦急地等着。因为认命,就不会像人工智能们那样频频打电话发短信催问。渴了的时候,就喝点在路上买的瓶装黄振龙凉茶(当地热门饮品),这样就不会中暑。
然后,在傍晚,在我就要起身离开的时候,她(他)出现了。
她(他)那一刻的表情非常可爱。我想她(他)被喜悦和惊讶冲昏了头脑。是这样的,仅仅因为没有事先通知,她(他)的喜悦至少上涨了3倍,她(他)甚至羞涩地拥抱了我。是这样的,我可以想象她(他),正像想象我自己——倘若一个朋友这样到达我的门前。
这实在太古典了,无法不心动。
那被高科技的便利和神奇埋葬了的古典,它必须应该偶尔浮现一下。因为喜怒哀乐这些个情感的东西,只觉得被高科技削弱了而不是加强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那些个终极情感,古典的面对面方式更适合表达。
>>>不插电,我们去哪里?
试验对象/ 阿SAM(一个真情记录自己城市生活的摄影师)
试验对象所拥有数码产品清单: iPOD、CASIO电子表、SONY数码相机、NOKIA 5500手机、SAMSUNG X05笔记本电脑
不插电 不单身
少了电子产品的我似乎连生活也开始变得迷离,不带手机出门于是口袋里多了一包香烟,一个人走在上海的秋天里发现自己应该去酒吧喝一杯。
一首关于上海的歌词里反反复复唱着"穿过复兴南京还有淮海路,莫名的好孤独",听上去似乎写着上海的浮华世故,写着上海特有的孤独,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髓,不比《长恨歌》里的哀绵,不比王家卫的光鲜。
上海年轻人如何过周末,唱歌在钱柜,跳舞在复兴公园的park97,购物在淮海路,似乎只要聚会,出来玩这三个地方都逃不了,每个人都会问上哪吃饭,去哪玩,不知道是城市太光鲜还是城市的节奏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
除了吃吃喝喝外,似乎生活突然变得单调乏味,吃惯了上海菜不如换点刺激入味的泰国菜,呆久了同样的PUB不如换点现场轻松的酒吧,然后呢,其实不插电也许一样可以过得"有声有色"。
少了电子产品的我似乎连生活也开始变得迷离,不带手机出门于是口袋里多了一包香烟,一个人走在上海的秋天里发现自己应该去酒吧喝一杯。我一直觉得我不是能够在酒吧邂逅女子的男人,除了不爱多说话外常年的室内写作让我精神变得有些疲倦。
一杯长岛冰茶入口,顿时来了兴致,脱离了随身电子装备外更加的迷恋PUB的这般电音迷离。
MAY是我的一夜情朋友,长发,爱抽烟。喜欢昼伏夜出,我们有稳定的性关系,不彼此干涉彼此生活。晚上巧合在酒吧遇见她,独坐在酒吧一角。MAY过来借烟,如同我们第一次相遇。
MAY问我为何来喝酒不约她,我笑着说我来酒吧连电话都没带,MAY说那你今夜肯定是想找美女相陪了,我笑着喝完我的长岛冰茶,摇摇头。其实我一直知道MAY是喜欢我的,男人有时候好愚蠢,总爱在被喜欢的人面前周旋,如同MAY一样。她从来不主动打我电话,她知道我一切的生活习惯,当然也包括不带任何电子产品出门。
两杯酒后,我觉得有些头晕了,MAY问我要不要先回去休息。我看了MAY一眼,要MAY做我的女朋友,May抱着我同我一起回家了。从一夜情成为女朋友其实有时候只是一路之差,有的时候会觉得好远,有的时候却又好近。而这个不插电的夜晚,我终于不再单身了。
>>>不插电,我们去哪里?
试验地点/曼切斯特
试验对象/鲍磊(青岛人,目前在英国学习建筑)
试验对象所拥有数码产品清单: 苹果电脑iMac G5 / 苹果MP3 iPod mini / Sony耳机 / F1 Dslr / Nikon D2x数码相机 / 打印机
献身!电子功能的抛弃与再生
我在一个café shop经历了我一生中一人独处的一个有趣下午……
看着我的桌子:iMac, 我获得资讯和作图的工具——我的脑子;iPod Mini, 让我放松,去"另外一边"(艺术家LS. Lowry语,指"彼岸") 的工具——我的耳朵;Mobile phone, 让我和朋友及家人保持联系——我的嘴;Nikon D2X DSLC数码相机, 纪录我的眼睛看到的事物——我的眼睛。
突然,我被问到如果这个周末不插电,你会去做什么?我一时语塞,长期习惯于电子生活的我面前突然间浮现出大自然的画面,可这好像在说自己是个疯子一样,我现在身处一个充满喧闹和躁动旋律的城市——曼彻斯特,我该如何是好?
"Hey Lei, you must be joking!" (你一定是在搞笑) 这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时他的反应。"我可不敢想象没有电脑和电话我还能做什么,如果我女朋友打电话找不到我,她会劈了我的。"
这就是年轻人的问题,其他的不说,女友还是在很重要的地位的。就象这样我问了几个朋友,大致如是的回答是很多的,基本是说不可能。 但也有积极的人,他回答:"我会吃睡整整2天,当然还有去酒吧。"
所以我不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在建筑的学习中有个很重要的术语"context"(?????).这个词会一直贯穿于设计的始终,也是建筑师首先要研习的。简而言之就是要考虑设计与它所依存的环境间的关系,如何使建筑同时在精神和造型上融合于环境。如果以思考建筑的办法来对照我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存在于曼彻斯特的东方个体,在失去大脑、耳朵、嘴和眼睛的情况下,如何与既有的context去融合?
于是在不插电的那两天里,我在一个café shop呆了我一生中独处的一个有趣下午。点了一杯喝的后,我是把大多数时间用在观察和记录人们的行为上。有的人坐在靠窗的座位,有的却喜欢在昏暗的灯光下聊天。而最有趣的算是观察人们的行为轨迹,可能也是因为所学的缘故吧。看着不同的人从进入咖啡店,找座,与人避让,去吧台买食品,中途去卫生间,直到离开。他们在画着一个个不同的轨迹, 有的是曲线,可能时间对于他来说是充裕的,空间上的冗余的位移是他表明自己的礼貌和对时间的享受;也有的是有着尖锐折角的线条,从进入这家店的那一秒他就有着明确的目的,没有过多滞留在空间上,而是用最实际简单的路径达到目的地。在充满香烟和咖啡香味的房子里,我看着他们的运动,用笔记录在画本上,思考着空间的划分和整合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如果把桌椅的位置变化一下,是否刚才曲线和直角线仍会碰头;或是改变吧台和卫生间的位置,让他们一进来就更加明确空间的划分和功能性。无数的几何模型开始在脑中位移,分散,然后重组,形成一个个不同的方案。音乐在这时,如同催化剂般让这一切更有规律地变化着。音乐的旋律模糊了整个嘈杂的环境,使他们统一为一个整体,表达出安静与喧闹的矛盾和融合,然后在高潮时达到事物原本的状态。也是在这样的高潮中,让我的视线里只有人们运动的轨迹。
我在图书馆时,用的是另外一种情绪去对待"停电"的状态。与以往忙碌查找资料的状态完全不同。只是把一些以前看过的书放在桌子上,大脑便飞速运转了——
建筑最初的用途只是制造一个人来居住的空间上的盒子,也就是说实质是形式符合功能,就好像人类最初猿类状态的性交是为了繁育后代,当人类及其情感发达到一定程度后,还会有爱的定义被灌入其中。但是回想起之前看过的英国社会话题谈论节目,题目是"I hate my sister selling her body servicing sex" 。这样的性交已经失去了它最先有的意义,如果那个女孩因此怀孕,带来得更多是恐慌而不是延续下一代的喜悦。在现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的量化过程会让人忘记很多东西原本的功能。再说科学家预言人类的发展会是人与机器结合的过程,这让我想起以前看的日本动画《Ghost in the shell》和美国大片《Matrix》,到底在追求更先进和人类本质中,哪个更会影响人。这个话题在《Ghost in the shell》中以一个很tricky but sharp的方式预告人们, 影片是以机器智能化,意识到了他们存在的ghost 即灵魂,然后献身消亡的方式来拯救人类的剧情结尾的,然而贯穿影片那些异体化的人类却在始终彷徨于灵魂存在的真实性。这样的反差更多的说明了在现今社会,人们对无限发展下自身原始功能和生活状态的迷茫。就象我,在一直把那些电子设备当作我的脑、眼、鼻、耳、嘴,当突然失去他们时的恐慌。
然而反观现代建筑的发展,只是把科技作为一个工具把了。所谓现代建筑是要作出符合现今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全新的形式。这样比起来想,我这样忘记科技真正功能的人来说,是那种变态的建筑,或者说不是符合现代建筑理念的建筑。好在,在我坐在咖啡店,图书馆,飞速的运转大脑时意识到了这些。
这是我现在想说的,我拿起电话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我们出去喝一杯吧,累了。"
试验结论:不插电有助于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沉迷于电子产品,大概是现代社会缺少哲学家真正原因吧。
>>>不插电,我们去哪里?
试验地点/纽约
试验对象/方俊之(未来传媒人,国际关系专业,业余时间在纽约一家华裔电视台实习)
试验对象所拥有数码产品清单: 电脑2台IBM X23/A31/电视机2台RCA, panisonic/手机sanyo scp-200 / 数码相机2个Minonta、Konika XG、Cannon S315/扫描仪Epson 2580、打印机HP 3980
回到最初的纽约
不插电,我们也许只能短暂地、试验性地逃离,却无法摆脱既有的数码生活。
已经记不得没有这些电子产品的日子了,现在每天每天就这样被他们的便利用途和辐射包围着,自己的和别人的。忘记带手机会觉得不安,不踏实;到家之后连忙跑回办公室去取;一个朋友没有带GPS,开车的时候经历场场迷路,在曼哈顿的水泥丛林在自己面前反复出现三次之后,把20分钟的路程扩大到一个多小时,从皇后区到了曼哈顿。
不插电,只是,对我们常规的生活的一种暂时脱离吧,不论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朋友突然被召去参加一个有关政治敏感话题的小型会议,身上所有的电子通讯产品都被没收,两天中被动地同我们终断联系。一瞬间这个人就从MSN,google talk上同时消失;电话,短信,语音留言都联系不到。几个开会的人,也都在担心自己的朋友,亲人找不到自己,惶惶不安。不插电的两天,出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未接电话和未读短信,然后把他们被迫断电的经历以邮件、电话、留言、短信的方式第一时间通知每个找不到自己的人。如果这当中有哪个人碰巧养了一只idog或者ifish,多半也已经寂寞地睡过去了。
夏天时自己和几个朋友安排了一次不插电之旅,到波士顿附近一个叫Cape Cod的岛上度过周末,开始也不是彻头彻尾的不插电,后来发现没有带手机充电器,就偶然的百分百不插电了。也算得上是一次辗转的旅程,颇有忆苦思甜的意味。从纽约要乘4小时的车到波士顿,然后搭乘一早的轮渡三小时后到达Cape Cod。这座岛其实是全纽约最有名的同性恋度假区,夏天的周末旅店生意格外兴隆,我们只得订了一个位于山顶的青年旅社,没有电视,没带电脑,没有网络,几个人就在这个街道窄窄、两边布满各式工艺品店的岛上,沿街一家家地逛下去,各种各样的小吃店一家家吃下去。站在海边闻着久违的腥腥的味道,想起了在家里常吃的海鲜,因为西餐的烹饪方法不同,在岛上终难一饱口福,以至那天晚上做梦都在吃海鲜。清晨起床,站在屋外,呼吸到了青草的气息,去小店吃早餐,和朋友设想是不是可以不回到城市,也在岛上开个工艺品店,感叹生活是否真的可以如此简单呢?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但是否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复杂起来了呢?去年班上一个同学的调查项目就是通过问卷探讨手机、黑莓这些产品承载的媒体内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调查人群中有超过70%的人认为移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黑莓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忙碌了。但是,就是这些电子设备把我们紧紧捆到了一个社区当中,我们在社区中与其他成员交流沟通,形成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这个社区伸缩,google让你的社区扩大到地球的另一端,msn让你同办公室的同事在工作时间说悄悄话。我们的生活与手机、电脑、网络、无聊电视节目和谐统一,不可分割。不插电,我们也许只能短暂的、试验性地逃离,却无法摆脱既有的数码生活。
制作人/龙旗下
插图/雪茹
摄影/鲍磊 方俊之 阿SAM
部分小图片取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