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移动终端与iPhone和iPad的市场越来越饱和,意味着其利润空间也越来越狭窄。要想继续享受移动终端暴利,就得另辟蹊径。智能手表对于追求便携方便的现代用户来说是一种新的选择。智能手表与其说是手表,不如说是一台手表模样的微型电脑,更多是拓展其MP3、手机、记事本等的综合功能。苹果智能手表的功能还包括打电话、查看来电用户身份、查看地图坐标、计步器以及用于监测心率等身体指标的传感器等。智能手表完全通过Siri语音控制,拥有身份认证功能,在登机时,不需掏出手机或护照,用iWatch 就可扫描。在商店购物时,通过手表上的NFC支付功能,动动手腕就可结账。作为一款移动终端,智能手表从“手掌”移动到“手腕”,虽说位置只挪了几英寸距离,却影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变小变轻巧了,但也变麻烦了。
先从功能应用角度看,智能手表其实是智能手机的延伸产品,在功能应用上并没有提供能引爆行业的革命性创新,更无颠覆性可言。戴在手腕上,只是增加了一点固定性。而就生活习惯而言,目前并无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验证,能有多少消费者习惯抬起手腕查询信息、发送邮件。消费者已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究竟能否让习惯了“两手空空”的人们重新养成带上手表、挽起袖子看手表的习惯,为智能手表的所谓便捷性买单,尚难预测。
从产品硬件角度看,与传统手表相比,智能手表有较大的显示屏幕,可显示各种信息,相当于小型智能手机的屏幕。智能手表安装了操作系统及有关软件,耗电量比传统手表要增大许多。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现实问题,智能手表电池续航能力有限,现有的电池技术直接对智能手表的未来发起挑战。传统手表只需一年换一次电池,但如果让客户每天都要为智能手表充电、换电池,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讲,势必会成为不小的短板。而智能手表体积过小,对芯片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能否承载过多的信息及其他功能,也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
再从技术合作角度看,IT科技企业要想打造一款符合消费者习惯的智能手表,必须与传统手表厂商合作,毕竟智能手表的主要功能还是时间,这是传统手表厂商的强项。由于近年来复古思潮的兴盛,在饱受IT市场冲击阵痛而顽强存活下来的传统手表企业,收益正逐渐稳定,要其协助IT企业冒险开发更具科技含量的智能手表,恐无多大积极性。在中国,目前除了宜准,目前还没有哪家钟表企业,将企业战略资源转投到这一领域。众多IT科技公司热衷智能手表,是因为其丰厚的利润,智能手表的利润率可达到50%,是电视行业的4倍。花旗集团的分析师预计,苹果一旦进军智能手表产业,能为其带来36亿美元毛利润,有助于抵消iPhone、iPad以及其他业务增长放缓带来的损失。
目前,几大IT巨头纷纷抢滩智能手表市场。苹果研发智能手表,能把功能和时尚成功地融合在一起,毕竟iPhone、iPad等产品已证明苹果具有这样的实力。而且苹果也学“乖”了,这次是以“跟随者”身份加入智能手表争夺战中,就像马拉松赛跑中贴着第一名之后的竞争者,不再做智能手表的“排头兵”,而是让其他人先去犯错,等技术准备就绪时,再推出一款一鸣惊人的产品。
与苹果亦敌亦友的三星高调宣布进军智能手表市场,在与苹果激烈的竞争中,又开辟了一个全新战场。三星自恃拥有屏幕、电池的全能产业链,可最直接地解决智能手表的硬件配置问题。而按三星的市场策略,为争夺智能手表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同时推出高、中、低三个档次,全线推进,在各类市场“通吃”。而在这场争夺战中,还加入了另外一个劲敌——谷歌。做事风格一向很“鬼”的谷歌,传说中的Google X实验室总是有一群天马行空的“生物”像幽灵一样在游弋,未来颠覆性的智能手表或许会出自这个神秘组织之手。
此外,还有索尼、Pebble这样的搅局者,并且已将智能手表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只是Sony Smart Watch可与索尼手机兼容,对HTC、三星等其他Android手机,却只能部分兼容,有的完全不兼容,这无疑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但Pebble可改善Sony Smart Watch这一致命弱点,可同时兼容iOS和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不过,Pebble团队力量过于单薄,能否与苹果、三星、谷歌这样的IT巨头分庭抗礼,究竟能有多大胜算,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才刚起步的智能手表,却已呈群雄角逐之势,到底鹿死谁手?唯有时间能检验。
原文出处:http://www.yoka.com/luxury/watch/2014/0505922801.shtml
通过邮件获取观潮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