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怀表金
“逆跳”指针横扫过一个扇面,再跳回其初始位置再次开始运动。它们无尽的往复运动为各类创新及高度观赏性表盘带来了灵感。
在逐渐式微之后,逆跳显示在20世纪晚期的腕表上再度成为焦点。如今,它们非常流行,且形式各异。从技术角度而言,机芯的整体架构保持未变,因而这一系统并未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只有驱动指针的,按最高精度设计并制造的包含齿条、棘爪和游丝的复杂装置,才会带来变化。逆跳指针适合各种指示方式,例如小时、分钟和日期,这种多功能性已经为“双逆跳”、“三逆跳”手表的浪潮带来了灵感。逆跳系统在快速运动的指示方式(例如秒钟)上令人特别印象深刻。逆跳往往结合跳动指示。
跳时及其他瞬跳指示
缎面处理金质 Tank à guichets 表
与指针不同,“跳动显示”采用数字形式,透过视窗,数字在每小时(或分钟)发生瞬间变化。
指针的环形运动已经被我们的社会认为是传递时间流逝信息的最“自然”方式,这毫无疑问地是因为它让人联想起行星转动,以及太阳(人类最早的计时器)的表观运动。但是,显示时间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跳动显示”,一般用来显示小时。它用铭刻了小时数字的圆盘替换了指针,而这在视觉上类似于日历视窗。不过与某些日历不同,每一新的指示均是瞬时显示的。该装置在每一个小时,使得圆盘向前跳动一次,并在下一小时到来之前在此位置加以锁定。某些手表甚至带有“跳分”功能,不过“跳时”与逆跳分针的搭配更为常见。
“跳时”装置现在重新受到追捧。它们为设计师开辟了一个通过风格大胆的原创表盘展示其创造力的可能领域。特别是随着高度精密的三维系统的到来,跳动显示最近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陀飞轮
三金桥陀飞轮
陀飞轮是制表师艺术最伟大的体现之一,其发明是为了抵消地心引力对机芯速率的影响。仅有极少数杰出的工匠才具备制造这一内部包含摆轮、游丝以及擒纵机构的微型活动框架的专业技艺。
怀表因其功能,大部分时间处于直立的姿态。其速率受到地心引力的负偏态影响,尤其摆轮的振幅对于机芯的精确性至关重要。为防止出现这种波动,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 受到启发,将手表的“心脏”(摆轮、摆轮游丝与擒纵机构)封装入一个微型框架内,而该框架能够自转,通常一分钟转动一圈。这使得调节机构得以接连采取所有垂直姿态,从而使得速率误差得以相互抵消。宝玑于1801年获得这一发明的专利。在整个19世纪,陀飞轮依然是一种稀有的复杂功能,而到了20世纪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制作一种足够小的能被腕表表壳所容纳的陀飞轮。 陀飞轮 现在已是公认的卓越制表的象征,配备陀飞轮的手表已成为越来越壮大的趋势。不过,只有少数制造厂与工匠才真正有资格制作这一将60至70多个部件浓缩为不到1克的微型装置。
制表师始终在完善陀飞轮,特别是其旋转系统。尽管其增强机芯精度的目的在腕表中并非得以完全体现,陀飞轮依然是代表技术性的出色技艺,也是将继续散发迷人魅力的“看得见”的复杂功能。这一微型旋转框架(在18世纪的法国,“陀飞轮(tourbillion)”一词意指行星运动)为设计师带来了灵感,使之在表盘上创造出了无限的几何形状与透明度的搭配。近年来还出现了围绕多轴旋转的新一代陀飞轮。另外还有配备多个陀飞轮的机芯。飞行陀飞轮仅安装于一侧,并没有支撑夹板。卡罗素(karrusel) 的原理类似于陀飞轮;除了其调速机构:它围绕一个平台旋转,更像游乐场的旋转木马。
原文链接
http://www.hautehorlogerie.org/zh/encyclopaedia/watches/complication-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