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北京,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演播厅。
舞台上一束追光亮起,光束中,唐装老人正细致地印制木版年画:“乡土盛典”字样跃然纸上……
“2012乡土盛典”如约启幕。
本届“乡土盛典”以乡土文化风采榜为载体,推选出陈平、马未都、常嘉煌等10位在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盛典现场,木版年画制作、摔泥拉坯等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被搬上舞台;诗经民歌、陕北说书、侗族琵琶歌等富有浓郁民俗气息的节目接连上演,令整场盛典极具可看性。盛典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毕铭鑫担纲主持。
“2012乡土盛典”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协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作为指导单位。盛典精彩内容将于2012年12月21日18时05分在CCTV-7(央视农业节目)播出。
10位文化名人上榜
“乡土盛典”办至今年已是第二届。本届“乡土盛典”以“美丽中国,幸福乡土”为主题,推选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创新做出贡献的人士,产生“乡土文化风采榜”。
自2012年8月盛典活动启动以来,经由各界推荐,共产生136位入围者,包括文化遗产传承人、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遗产保护人士、民间手工艺人、政府官员等,专业范围涉及戏曲、民间社火、民间手艺、剪纸、泥塑、版画、篆刻、米雕等。最终,“乡土文化风采榜”专家推委会成员投票选出十位年度人物,他们分别是:陈平、常嘉煌、马未都、齐•宝力高、赵家治、李大伟、符建庭、张宝贵、黄英峰、覃保来。另外,本次推选还产生了陈武平、朱新元、胡新明、吴元新、岩更、曹长桂、张建元、陈明湖、李志文、和切、王振海、杨洛书12位乡土文化风采人物。
这些入选者,有的远在海外德国,有的常年奔走在贵州苗山,有的坚守在敦煌戈壁,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2012乡土盛典”现场接受人们送上的敬意与喝彩。
谈及“乡土文化风采榜”的设置,《乡土》制片人、著名导演王延星是这样表述的,“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榜样,要有具体的事例让大家感受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多么伟大。所以,我们改变了上一届'乡土盛典'评选古镇、节会、旅游地的方式,选择以乡土文化风采榜作为载体,推选出10位文化名人。”王延星表示,“举办'乡土盛典'不仅是以媒体眼光发现,搭建平台,也是在解答文化自信的大课题。所以,我们在主线设计上通过传承、保护、发展、创新四个关键词进行有机贯穿,激发更多人对乡土与文化的思考。”
从土堆里刨出来的节目唱主角
“乡土盛典”不仅是一个具有年鉴性质的乡土文化品牌,同时也是一个强调观赏性的电视作品。盛典将多个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节目、民俗表演和原生态歌舞搬上舞台。这些节目既有主办方多方寻找挖掘出的,也有CCTV-7《乡土》栏目中曾加以记录和展现的。王延星导演用数字4、5、7、4将整场盛典的精彩内容加以总结,即:“盛典分4个篇章, 5次颁奖,7个环节。 4个篇章用4个民间行为艺术表演进行分割,这些民间艺术表演可以说是我们从土堆里刨出来。《乡土》栏目的使命就是,从土堆里把老祖宗的东西刨出来,让它绵绵不绝的传承下去。”
盛典现场,这些“土堆里刨出来的节目”成了主角:一个农民模样的老人,穿着长衫系着围裙走上舞台,木版年画是他的拿手绝活;传统弹弓打出了碰头彩,巨幅“乡土文化风采榜”从天而降;不论是篆刻雕出的“乡土盛典”,还是摔泥拉坯摔出的“乡土盛典”标识,都令现场观众惊呼,咱们的乡土文化真是古朴、灿烂。
除此之外,河北房山县诗经民歌农民表演队展现的歌舞《山风》、陕北说书表演艺术家曹伯炎带来的陕北说书《大实话》以及贵州从江农民表演队上演的侗族民歌《小辈要把老辈敬》,这些原生态的表演,将乡土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现。现场观众赞不绝口,称“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东西,在今天依然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这些都是'中国好文化'。”
《乡土》栏目的一次成功展示
在“乡土盛典”成功举办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其母体CCTV-7《乡土》栏目。
《乡土》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一直以“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气质,吸引着热爱原生态文化、喜欢探奇体验观众的不舍关注。从周一到周五,生动的画面、质朴的语言让《乡土》一次次打动着观众的内心,在非黄金时间段,以不断刷新的收视率,成长为一档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集群中具有文化价值的品牌栏目。
栏目制片人王延星表示,“'乡土盛典'的出发点,不仅是对《乡土》栏目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是出于媒体人的责任感,在优势媒体上搭建一个多元化展示优秀文化、多样性呈现优良传统的传播平台,让更多有特色、有个性的传统民间文艺形态和有底蕴、有传承的文化遗产,有机会集中走进公众视线,由此赢得更多的掌声、更大的关注,更深的重视,从而引发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自豪与自信。”
“2012乡土盛典”乡土文化风采榜年度人物
陈平(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咨询专家)
乡土有界,文化无疆,在她的心中,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她是中国民间文化海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她是绽放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玫瑰。
常嘉煌(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工程创始人,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之子)
两代人不懈努力,耗尽家产,在黑暗中凿出300米通道、在断崖上开出20多个洞窟。一把铁锤、一盏孤灯、一支画笔,他以16年之力打造现代莫高窟,把延续敦煌文化血脉的重任一肩担起。他不是当代愚公,他是敦煌之子。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他开办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为中华文明收集证物、为传统文化充当经纪人。他用一支笔书写历史、一张嘴讲述故事,用学识告诉我们,千秋万代,文化的延续源于岁月浸润的美与真。
齐•宝力高(马头琴艺术大师)
一弦一韵,他和他的音乐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一人一琴,他和他的故事是草原上永远的传奇。当维也纳金色大厅回荡起美妙的马头琴声,世界便记住了他的名字。
赵家治(原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赵家治)
多年从政并未使他远离乡土,一张农民画却令他梦萦魂牵。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作上尽管没有他的名字,但却淋漓尽致地传递着一位长者的乡土情怀。
李大伟(中共河南嵩县县委书记)
博士从政,不为身后留名,学以致用,只为造福桑梓。他用5A嵩县的宏图向世界发出邀请,以文化为家乡人打造幸福民生。
符建庭(浙江余姚天华村党支部书记)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小村实为大业。他花费十年时间,用一支文艺宣传队链接传统曲艺、复活乡土文化,不仅为村民提供精神营养,也让天华村的新农村建设一路和谐、一路芬芳。
张宝贵(再造石雕塑艺术家)
心在天而行于地,始于创而成于恒。他创作的再造石雕塑变废为宝,开创性地为传统艺术注入环保活力。于不经意间道法自然,在有形之处天人合。
黄英峰(台湾文化保护志愿者)
二十年来,他远离繁华,以文化视角立体记录少数民族文化遗存,以执着信念为苗家村寨描绘美好明天。山再险峻,海再遥远,阻挡不了他对民族文化的赤子之心和无私奉献。
覃保来(民俗文化学者、湖南省邵阳市文化馆馆长)
面对艰难,有人选择逃避,而他选择担当;拖着几乎瘫痪的双腿,他用行动见证了民间文化保护者的艰难与坚守,从国防军人到文化志愿者,他从未离开人生的战场。
2012乡土文化风采榜年度风采人物
陈武平(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主任)
怀着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恢复中断已久的文化记忆。
朱新元(新疆哈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匠心独具20载,以哈密瓜为题打造文化盛会。
胡新明(陕西凤翔泥塑大师)
陕西泥塑文化的拓荒者,民间艺术致富的领路人。
吴元新(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子承父业痴心不改,建立国内首家蓝印花布博物馆。
岩更(云南耿马傣族原生态音乐人)
以优美的歌声向世人展示傣族人民最纯净的心灵。
曹长桂(湖南双峰国藩溪砚传承人)
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恢复失传已久的双峰溪砚。
张建元(山西闻喜县人民政府县长)
成功举办花馍文化节创四项世界纪录,为古老传承注入现代内涵。
陈明湖(台湾木雕大师)
让明湖刀焕发出最绚烂的生命和惊艳的技艺。
李志文(广西岑溪观赏石协会会长)
他用一双辨玉识玉的慧眼,为金沙玉文化带来美丽春天。
和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民间艺人)
70载传承蒙古族长调,广收弟子只为后继有人。
王振海(锔艺大师)
用传统锔艺见证心灵手巧的民族特质,用创新思维助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杨洛书(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
老骥伏枥,毕生印制年画,刀耕不辍,谱写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