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出了本《如何开家设计师品牌买手店》的书,前些日子出版社告知快卖光了,在服装类书籍里销售排名前列,正准备再版加印。想来全国各地想开买手店的还真不少,书里写的很多基础知识肯定能帮到大家,但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也需要能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否则等一年半载把店开出来了却发现世道变了。
比如被老外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确实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复兴号高铁让上海与北京的距离缩短到4个半小时,比起飞机更是准时了许多,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我甚至在新加坡都尝试了一下摩拜。还记得移动支付不普及的日子,也就四五年前有一次去沈阳出差,晚上想看刘老根大舞台表演,带了张信用卡和400块钱就出发了。结果门票不能刷卡,最便宜的395元,买好票现金只剩5元,找饭店吃饭甚至连肯德基也不能刷卡,最后饿着肚皮看完宋小宝表演坐地铁回酒店,兜里还有一块钱。现在国内出差,只要带身份证和手机就够了,现金和银行卡都已经不需要,别说钱包生产商快没订单了,连小偷也快失业了。最近的几次网购体验也令我惊讶,一次是晚上11点在网上买了苹果手机电池替换服务,没过5分钟就接到客服电话确认上门时间和地点,再一次也是晚上10点多为家人预定一个一日旅游团,下单十分钟就接到旅行社确认电话。这种体验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也需要大量的人员配备。再比如现在去旅行住五星级酒店,但吃饭却是叫外卖,一方面各平台的补贴确实惊人,常常买个30多块外卖就立减20元,另一方面只要想得到的吃的都可以外卖。以上的诸多种种,造成的后果就是去一个地方很容易,但逛街却变的太有目的性,没有了好奇感和惊喜。
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然会改变我们买衣服的方式,就我自己来说上次啥时候专门去逛街买衣服已经不记得了,到是去外地或国外旅行的时候会多点时间逛逛试试和买买,而上海的店铺对我来说就好像是Showroom,就比如家乐福就在我家对过,但是已经习惯了网上超市购物。买手店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服装零售场所也务必有前瞻眼光才能够继续走在时尚前沿。
首先来说是城市的商业发展程度,我最近去了一次崇明的度假酒店,距离酒店最近的电影院要20公里,全岛只有两家,岛上星巴克只有一家,距离30公里,可以说崇明的商业几乎为零。相比较苏州的金鸡湖畔则真的是上海后花园,新落成的苏州中心和久光、诚品、新光一侧商业繁华程度绝对达到一流水准,但坦率说对于设计师品牌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游客目前能接受的还是大众或稍有一些设计感的服装,当然对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滥竽充数已经很难让消费者买帐。在上海,城市各区域的大量高标准的shopping mall开业使得大量国内上市或大型服装企业的品牌可以进驻,从而填补了国外品牌难招商的窘境。另一方面,设计师品牌或集合店也开始得到市中心的购物中心青睐,南京西路的兴业太古汇就开设了多家独立设计师专卖店和买手集合店,这在过去许多年只存在于新天地时尚。北京也出现了同样现象,曾经都扎堆在三里屯太古里、老佛爷百货,现在朝阳大悦城也招募了多家设计师品牌和买手集合店,还邀请更多设计师和集合店来开设POPUP。不过就算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宇宙级大城市其实也就只有少量的场所能容纳设计师品牌,就更不用谈其他二三四线城市了。因此选址依然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务必是人流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需要预估新城或重量级商业综合体建成对人流的影响,现在中国造shopping mall的能力世界一流,对于原先的老商业设施绝对是秒杀。这在国外是很难想象的,即便是香港和台北,有多少年没有新商场开业了?所以就好像日本深夜食堂拍的这种小饭店,在中国是肯定没生意的。
按照营销学经典的4P理论,上面提到的是Place,剩下3个P,Product产品、Price价格和Promotion促销现在感觉越来越融为一体,能够与明星沾上边的产品在中国大地和网络上可以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只要产品不差价格合适就很容易成为爆品。当然明星推出品牌要成功也不容易,毕竟这与演艺事业是两码事,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的牌子也是常年靠老公输血,最近才完成了一次像样的融资。买手店需要寻找有话题性的、价格合适的、有性价比的产品,这些是真正能做起生意来的,太小众或太与众不同的只能作为点缀,当然一定的稀缺性也是需要的,但绝不可曲高和寡。
因为最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把握,为什么要买设计师品牌?希望表现自己的品味与个性,能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令人印象深刻,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对于自己所在区域消费群体的深入洞察是十分必要的,而不仅仅了解巴黎在流行什么,ins上流行什么,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怀揣时尚梦的年轻人。Copy不走样是行不通的,走中国特色的买手店道路势在必行。
此篇原创文章首发于《周末画报》第992期,如需转载,请注明。
通过邮件获取观潮最新资讯 |